
过去三个月,“更大规模减税”一直在撩拨老板们的神经,大家对此充满期待。
中国经济在今年面临诸多困难,与以往不同,货币灌水投鼠忌器,基建刺激效果有限,减税降费的呼声日益强烈。
据媒体报道,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表示,下一步中国还将推出更大规模、更具实质性和普惠性的减税降负举措,包括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,对小微企业、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等。

此前,财政部长刘昆表示,今年预计减税降费1.3万亿元,比年初的目标多出2000亿元。而更大规模减税,显然不在这1.3万亿元的范畴之内,而且“青出于蓝”,增量亦应该在万亿以上。
1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,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。此次措施实施后,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。
“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,对小微企业实施减税主要是为了支撑就业。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实施这一措施将为稳定就业起到关键性作用。”。
2018年以来,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4次研究小微企业减税政策。据税务部门统计,加上前期出台实施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,2018年1-11月,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共计减税约1840亿元。此次每年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的政策,被称为“史上最大规模减税”。

费力度和加大支出力度。第一,加大减税降费力度。一方面,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,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,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,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另一方面,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,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,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。第二,加大财政支出力度。根据经济形势和各方面支出需求,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。同时,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,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。
“提效”指的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,就是要坚持有保有压,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。该保的支出必须保障好,要增加对脱贫攻坚、“三农”、结构调整、科技创新、生态环保、民生等领域投入;该减的支出一定要减下来,政府要过紧日子,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预算,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%以上,取消低效无效支出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,就是要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,更好推动政策落地见效;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,将难以支出的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,统筹用于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。
东莞市皮革鞋业协会
协会地址:广东东莞市厚街镇濠畔鞋材广场写字楼809室
电话:0769-8587-9777
传真:0769-8587-9877
邮编:523960
联系人:小明秘书
网址:www.dglfa.com
E-mail:dgsa777@126.co

识别图中二维码,关注我们